记者日前获悉,正在民生银行、招行、交行等渠道发行的大摩18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基金因以每18个月为封闭期的运作模式和纯正“债性”颇受投资人青睐。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定期开放债基多以1年封闭期和3年封闭期为主,大摩18个月的发行有效填补了以1.5年为封闭期的产品空白。
“1.5年的封闭周期设置,最大程度兼顾了产品的收益性与流动性。”拟任基金经理李轶解释说,过去中国的经济周期在三年左右,一轮债市的牛熊轮回大致也需要三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经济增长由量转质的变化,经济增速或从8%-10%下降到6%-8%。经济波幅的收窄,有望将传统的三年经济周期压缩为一到两年的周期,而相应的货币周期、信用利差周期,及债市的牛熊转换周期亦可能在一到两年内完成。因此,18个月的封闭期基本可跨越一轮完整货币及信用利差周期。
展望下半年债市,李轶认为,目前的通胀压力并不明显,债券市场的牛尾行情或能在流动性中性的背景下短期持续。不过,考虑到货币政策逐步向中性回归,6月份资金面趋紧、债券供给大幅上升的情况下,三季度债市或面临调整的时间窗口,为长期布局提供机遇。
展望未来一年,李轶表示,作为新政治周期的起始点,政策组合倾向于有质量的增长,随着政府提高对经济增速下滑的容忍度,加大经济转型力度,经济整体增速或较今年下一台阶,全社会转型期将再一次进入去库存调整阶段。在此背景下,2014年通胀预期也有望低于今年,债券收益率可能再次出现缓慢下行。
鉴于对市场的整体判断,李轶认为,从18个月的投资周期来看,今年下半年需充分考虑市场风险,配置上重点关注流动性好的6个月中等级短融和协议存款;而2014年则适合采取积极的配置策略。此外,若债市在今年3、4季度出现调整,则是较好的建仓时机,可择机布局2014年收益。
信息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