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期初,新冠疫情冲击逐步消退,经济活动逐步进入正轨,市场风险偏好明显上升,两市成交量陆续创出新高。市场整体呈现出积极做多的市场氛围,除市场关注度较高的TMT和消费医药板块外,银行、保险、券商、国防军工、化工有色等行业也取得明显的上涨。市场赚钱效应进一步放大了市场的风险偏好。7月中旬至报告期末,市场均处于震荡下行走势。其主要原因是市场前期涨幅过大,部分行业和个股估值水平抬升太快,市场新增资金不足以继续推动整体市场的进一步上行。在该阶段内,市场的大类因子表现也发生明显变化。一方面,价值因子和成长因子发生显著回调,并于9月初出现急剧回调的情况。两者同步发生回调往往发生在因子累计收益率较高的阶段,属于合理调整,但调整幅度超出预期。另一方面,最近三年不再有效的低估值和小市值因子却意外出现大幅反弹,集中体现为创业板低价股的集中上涨。低估值因子的上涨本身存在估值修复的情形,但是脱离基本面的上涨大概率属于炒作,成熟的投资人应该避而远之。 报告期内,市场的急剧变化对量化投资组合是极大的考验,量化因子表现受到极大的扰动,甚至部分长期Alpha因子表现在短期内被逆转。在报告期内,投资组合获得了正超额收益,亦经受住了市场考验。这来源于我们自身所坚持的成熟投资理念和先进的量化投资方法。在一次次的市场检验过程中,我们的投资方法也不断地沉淀和进化,我们也更有信心迎接未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报告期内,我们仍然从数据和算法出发,坚持运用融合基本面逻辑的量化选股模型,组合构建层面坚持均衡配置、风险分散的原则,力争实现投资组合的长期稳健增值。由于受基金合同投资要求,本基金组合构建兼具被动投资和指数增强属性,因而基金组合与业绩基准偏离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