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期内,全球多数股票指数均录得下跌,A股主要宽基指数均出现下跌,其中创业板和科创板指数下跌幅度较大,超过-9%。报告期内,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快速上行,由期初3.86%上升至4.59%。美债利率作为全球资产定价的锚,通常其上行阶段,全球股票资产风险偏好难以扩张,甚至下行。风险偏好的变化也影响长期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报告期内,北上资金流出超过700亿元,与一季度的持续大额流入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前高企的欧美经济体通胀水平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特点。全球传统能源和大宗商品资本开支长期不足,以及普遍存在的欧美经济体“通胀-工资”螺旋现象,使得通胀水平很难被快速压制。除非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否则当前的通胀水平将可能在高位维持较长时间。然而,长期通胀必然会对经济体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居民和企业将背负沉重的负担,并恶化资产负债表,削弱消费和投资意愿,最终导致难以预料的一系列严重后果。尽管我国经济在疫情期间受损,但得益于较低的通胀水平和持续的经济复苏势头,我国的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保持持续改善。 ??如果当前内外部的宏观经济环境未发生明显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部分因子表现仍有望持续,也将是投资组合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但是,我们倾向于认为我国经济最差的阶段已然渡过,A股市场可能会在接下来几个季度可能迎来风格的重要转变阶段。为了应对市场可能存在的潜在变化,我们正准备将部分逻辑扩展性不强的Alpha因子设定为风险因子,进而减少其相对暴露,力争实现更为稳健的超额收益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