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投资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长期资本获得更高的回报率。为此,我们需要找到具有长期潜力的资产并持有足够长的时间。在未来的5-10年里,本基金看好我国的科技股以及美国的房地产。 ?? ??2023年1季度,在美联储加息和缩表触礁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国内疫后经济快速复苏,全球股票、债券、商品等资产重新定价。国际方面,2023年1季度标普500指数上涨7.0%,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行并收于3.47%,MSCI EM指数上涨3.6%;同期,Brent原油下跌7.0%,有效缓解美国通胀压力。国内方面,同期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快速上行后震荡下行,收于2.86%,沪深300指数上涨4.6%。 ?? ??本季度,作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下巨幅波动,伴随着收益率曲线倒挂(10年期美债收益率低于2年期美债收益率),使得股票、债券、原油、黄金等大类资产预期频繁变动;人民币债券市场相对稳定,但A股方面,行业轮动的频率也大幅加快。随着美债收益率趋稳,权益资产配置价值可能优于固定收益资产。权益类资产中,本基金看好中美的科技公司(包括在A股、港股和美股的科技公司),在经历了2022年的大幅下跌后,这些股票的估值趋于合理,具备长期配置价值。本季度在美股方面,费城半导体指数(27.6%)和纳斯达克100指数(20.5%)等科技类资产大幅跑赢标普500指数(7.0%)。在A股市场方面,各板块表现出现大幅分化,本基金看好科技、娱乐、国防以及电子等行业。固定收益资产方面,得益于联储加息预期走弱、地产监管的调整和稳增长力度加大,在固定收益领域本基金更看好中资美元债的表现。从估值角度看资产配置,沪深300指数的股债溢价率(ERP)已经下降至5年均值和一倍标准差之间(之前高于一倍标准差),股票的长期配置价值仍高于国债(10年期国债)。 ?? ??从未来1年的时间维度看,市场最大的预期差可能来源于:1.就业持续强劲,美联储超预期加息;2.地缘政治趋于缓和,中美关系阶段性边际改善。 ?? ??基于以上中长期的判断并结合资产配置的操作思路,本季度维持权益资产的超配;在构建权益组合时,重点配置了中概股、新旧能源、医药、芯片、计算机等基金的基础上,择机增配了军工、非银金融、有色金属和高票息类等资产,减持了食品饮料和游戏等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方面,在中资美元债基金的基础上,增配了优质的人民币固定收益基金。此外,商品方面,减持了黄金资产,增配了能源价格相关的美股油气基金,以对冲高油价导致的组合中权益资产的波动。报告期内,基金严格按照下滑曲线的要求运作,截止报告期末,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符合本基金合同中下滑曲线预设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 ?? ??在未来的六个月里,主要的风险因素可能包括美欧银行业低利率时代积累问题的不断发酵、美财政预算问题导致政府停摆以及地缘政治发展失控。我们会重点关注市场的结构性和周期性变化,不断检验我们的投资假设,并根据中长期投资价值调整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