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基金

大摩量化配置混合市场回顾与展望 20240930

时间:2024-09-30

过去三年,全球很多经济和金融现象已超出传统经济学教科书的理解范畴,诸如始终保持低通胀和高效生产制造能力的中国经济体内的资产价格处于下跌趋势,并显著跑输高通胀和低效生产制造能力的其他经济体。中国资产的低估已经明显违背常识。我们不禁思考,中国资产价格的修复将在何时和以何方式发生。   当思考资产价格时,我们不得不考虑过去三年始终伴随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高通胀现象。关于高通胀现象的概括性解释是来自于经济周期与其他诸多周期的相互叠加。全球范围内的信贷周期催生了实物资产名义价格上行,全球化进程受阻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为商品和服务贸易进一步增加了交易成本,地缘政治冲突更加剧了不同经济体因地理位置差异而造就的大宗商品到岸价格的不对等。高通胀经济体还存在一个显著的短板,过去十余年来的环境保护和成本上涨使得上游的资本开支已不具备经济性,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上游资源品的短缺。所有这些现象都揭示了高通胀经济体应对通胀问题的反脆弱性不足。本轮全球性通胀并非纯粹的货币现象,除非经济总需求被抑制,否则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胀水平可能会存在持续反复地抬头。   如果通胀对所有经济参与者的影响程度是同等的,那么通胀问题就是中性的。然而,真实世界里的通胀对经济生产生活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高通胀加剧了不同经济参与者资产负债表健康程度的分化,并最终形成对信贷周期扩张的制约,从而造成经济周期的起落。当资产负债表开始恶化时,经济参与者往往只能举债度日。因此,通胀与债务和杠杆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过去三年,高通胀经济体资产价格的上涨显然加快了以上分化程度。当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对极度扭曲的不平衡进行自我纠偏时,世界经济和金融将陷入巨大的波动之中。明斯基时刻是否到来正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这样的宏观叙事下,讨论中国资产价格的修复似乎更加恰当。我们倾向于认为中国资产价格修复是分步骤分阶段完成的。本报告期内,9月份美联储开启了降息操作,为中国稳定资产价格提供了重要的施政窗口期。短期的资产价格稳定将有利于改善居民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更有利于提升对未来经济展望的信心。中国尤其重要的是做好对潜在的明斯基时刻的应对举措,尤其是提升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和保护中小企业在不利经济环境下不被系统性出清。在保持低通胀水平和社会稳定的局面下,中国或许能够免于受损于明斯基时刻,从而迎来资产价格的第二阶段修复。最后阶段的价格修复准确来说是对中国资产的系统性重估。重估的前提是部分经济参与者的债务问题得到妥善处置,使得进入新一轮信贷扩张周期成为可能。届时,中国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和具有稀缺性的传统产业将同时迎来系统性重估。   本基金按照量化投资方法构建投资组合。通过结合市场和政策的最新变化,我们不断优化现有管理流程和方法,持续提高量化研究能力,力争在当前有利的市场环境下,最大化发挥量化投资的优势,为持有人获取持续有竞争力的超额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