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内经济几经起伏,4季度再次放缓,制造业PMI持续低于荣枯线,内生需求不足;地产销售依然低迷,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压力犹存;社零增速继续抬升,但两年复合增速仍处于低位。不过积极因素显著增多。一方面,国内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继续的加大,各地继续放松购房限制,新增发行万亿国债,尽管当前并未显现效果,但缓解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担忧;另一方面,美联储降息的信号进一步明确,美元指数持续下行,自高点回落超5%,北向资金流出压力缓解。 ??2023年4季度A股多数指数下跌,沪深300指数下跌7%,上证指数下跌4.36%,创业板指下跌5.62%,万得全A下跌3.84%。地产链回调较多,煤炭、电子、农业为少数上涨行业。A股市场的下跌主要是由经济的边际走弱叠加投资者信心不足导致,但更多是信心的问题。展望未来,从上市公司盈利角度看,2023年3季报业绩增速小幅转正,而4季度增速继续提升的确定性较高,盈利底已经确立。估值角度,沪深300指数的股债比超过2倍,历史上该比值超过2倍时市场均为底部区域,因此当前A股的性价比已经到了非常高得水平。 ??2023年4季度本基金保持对科技成长板块的主要配置,同时增加了非银的配置比例,主要是基于市场本身处于相对低位,同时非银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逻辑也在强化。从中长期视角看,科技、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行业仍然是高增长公司的集中区,虽然部分板块中短期的增速有所下修,仍不乏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卓越的治理机制提升盈利能力、扩大市场份额的优秀公司。另外,随着逆周期调节政策的持续发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有望更加宽松,三大工程有望在2024年落地,预计会对投资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我们认为中上游行业中的一些细分行业将充分受益于三大工程的推进实施。本基金未来保持对科技成长板块的基本配置,同时会适度增加已经具备极高性价比的部分顺周期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