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季度中国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略好于预期,物价指数攀升明显。2016年三季度以来,国内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环比超过了一季度的涨幅。工业企业利润修复明显,周期行业盈利逆转,通胀有抬头迹象,预计四季度GDP同比增速或仍维持6.7%左右。四季度以来PPI一直呈现环比同比均加速上涨迹象,并带动CPI在四季度回到2%以上的增长水平。通胀的担忧使得央行自三季度末开始从市场回收流动性,抬升市场资金价格。从经济基本面来说,通胀和经济增长构成了国内债市调整的重要因素。从海外因素来看,11月份美国大选特朗普意外上台成为影响海外市场最大的一个变量,金融市场对特朗普大幅增加财政支出支持基建、美国连续加息的预期强烈,引发了境外债市大幅调整,美国国债收益率快速上行,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债券市场的调整。12月份,年末资金紧张,叠加上某券商资管事件引发的金融机构之间的信任危机致使货币市场价格大幅上扬。以上三重主要因素形成共振,引致了2016年四季度国内债市的大幅调整,10年期国债最大跌幅近70bp,10年期国开债最大跌幅近90bp,几乎回吐了2015年三季度以来的所有涨幅。 回顾2016年四季度债券市场的大幅调整,主因是市场前期过度透支了对经济的悲观预期,而对基本面的微观改善反应迟缓;叠加因素是近两年债券市场委外业务结构复杂,层次繁多,杠杆率被掩藏,而导致银行对非银机构抽离资金时,市场的负反馈链条非常长,调整幅度会更加剧烈。 四季度本基金采取了轻杠杆短久期的策略。我们在具体操作中更注重信用风险的把控,以及券种的选择,减少了长久期城投债等企业债券配置,增加了短融配置,整体仓位处于防御状态。权益市场四季度小幅震荡,受到年末资金面收紧影响,转债估值大幅受到挤压。展望明年,经济阶段性企稳短期无法证伪,权益市场可能有一定机会,四季度本基金择机增加了转债仓位。 展望2017年一季度,经济阶段性企稳,企业利润回升大概率持续,商品市场可能保持高位震荡。人民币汇率继续承压,国内货币市场价格短期无法回落。通胀可能成为国内外金融市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由高油价引发的通胀预期可能会对大类资产配置起到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货币政策稳健中性、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大方针的指导下,货币政策可能边际趋紧,金融去杠杆会逐步落实,债券市场不排除进一步调整的可能性。 本基金将坚持平衡收益与风险的原则,未来一个季度保持组合流动性,特别重视信用风险的防范,在此基础上择机把握大类资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