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三季度A股出现调整。上证综指下跌0.64%,沪深300指数下跌6.85%,创业板指数下跌6.69%。行业分化明显,周期板块表现较好,大消费板块表现较差。中信煤炭、有色金属、钢铁、电力及公用事业分别上涨40.87%、26.63%、22.46%、20.25%;中信家电、食品饮料、医药、消费者服务分别下跌10.24%、12.91%、14.67%、17.89%。 ??本基金在三季度维持高仓位,减持了化工、非银,增持了医药板块,持仓行业变化不大,仍然集中在医药、食品饮料、建材、家电等行业,以竞争优势突出、基本面优秀、估值相对合理的个股为主。在食品饮料板块内部,减持了调味品、啤酒,增持了白酒。本基金在三季度跑输业绩比较基准,主要因为食品饮料、医药、建材板块下跌对基金业绩产生拖累。 ??新冠特效药的临床数据较好使市场对经济复苏的预期在增强,目前流动性仍保持宽松,政府鼓励资本市场发展,借助资本市场鼓励创新、促进经济转型的政策方向不会发生改变,市场总体风险不大。但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利率中枢的抬升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市场对滞涨的担忧在上升,寻找投资机会的难度也在加大。从结构上看,周期品价格处于高位,周期板块投资风险在增加;高景气高增长板块随着估值抬升,进一步向上空间有限;市场对大消费板块政策风险的担忧在下降,医药、高端白酒的高景气持续,叠加年末的估值切块,预计四季度大消费板块的表现会相对较好。本基金计划维持中性偏高仓位,重点持仓以医药、食品饮料、家电、建材等大消费板块为主。
2021年三季度A股出现调整。上证综指下跌0.64%,沪深300指数下跌6.85%,创业板指数下跌6.69%。行业分化明显,周期板块表现较好,大消费板块表现较差。中信煤炭、有色金属、钢铁、电力及公用事业分别上涨40.87%、26.63%、22.46%、20.25%;中信家电、食品饮料、医药、消费者服务分别下跌10.24%、12.91%、14.67%、17.89%。 ??本基金在三季度维持高仓位,减持了家电,增持了食品饮料、医药,持仓行业变化不大,仍然集中在医药、食品饮料、建材、家电等行业,以竞争优势突出、基本面优秀、估值相对合理的个股为主。在食品饮料板块内部,减持了调味品、啤酒,增持了白酒。本基金在三季度跑输业绩比较基准,主要因为食品饮料、医药、建材板块下跌对基金业绩产生拖累。 ??新冠特效药的临床数据较好使市场对经济复苏的预期在增强,目前流动性仍保持宽松,政府鼓励资本市场发展,借助资本市场鼓励创新、促进经济转型的政策方向不会发生改变,市场总体风险不大。但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利率中枢的抬升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市场对滞涨的担忧在上升,寻找投资机会的难度也在加大。从结构上看,周期品价格处于高位,周期板块投资风险在增加;高景气高增长板块随着估值抬升,进一步向上空间有限;市场对大消费板块政策风险的担忧在下降,医药、高端白酒的高景气持续,叠加年末的估值切块,预计四季度大消费板块的表现会相对较好。本基金计划维持中性偏高仓位,重点持仓以医药、食品饮料、家电、建材等大消费板块为主。 ??
报告期内,市场整体上保持震荡走势,板块分化和波动增加,同时伴随全市场成交量的持续放大。板块分化体现为宽基指数的震荡下行和高景气行业的持续上行。因子表现方面,集中体现为小市值因子的持续走强。自二季度以来,部分中长期有效的因子表现开始衰弱,由于三季度整体周期性行业表现较好,因子的评价和筛选存在不小的难度。对应至基本面,一方面受全球能源供应紧张和制造业需求复苏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快速上行。受此影响,国内化工品、原材料环节普遍涨价,周期性行业盈利水平甚至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另一方面,中下游制造业环节受成本上行压力影响,需求和盈利水平均受到冲击,利润向上游行业集中对制造业的其他环节的资本开支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原材料成本不能有效降低,整体制造业的盈利将难以有实质性恢复。 ??报告期内,板块间的分化程度也接近于历史高位区间。较大的波动反映了市场投资者始终处于较大的分歧状态。尽管量化投资采用了较为分散的个股投资策略,然而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无法仅靠个股间的分散实现平抑组合波动的效果,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会传导至量化投资组合的净值表现上。 ??当前市场处于比较复杂的投资环境中,量化投资也面临着环境变化带来的诸多挑战。理解量化因子背后的投资逻辑相较数据建模本身显得更加重要,逻辑自洽、数据可验的模型才有生命力,才能走的更加久远。勤于思而敏于行,基金经理以此自勉!
报告期内,市场整体上保持震荡走势,板块分化和波动增加,同时伴随全市场成交量的持续放大。板块分化体现为宽基指数的震荡下行和高景气行业的持续上行。因子表现方面,集中体现为小市值因子的持续走强。自二季度以来,部分中长期有效的因子表现开始衰弱,由于三季度整体周期性行业表现较好,因子的评价和筛选存在不小的难度。对应至基本面,一方面受全球能源供应紧张和制造业需求复苏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快速上行。受此影响,国内化工品、原材料环节普遍涨价,周期性行业盈利水平甚至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另一方面,中下游制造业环节受成本上行压力影响,需求和盈利水平均受到冲击,利润向上游行业集中对制造业的其他环节的资本开支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原材料成本不能有效降低,整体制造业的盈利将难以有实质性恢复。 ??报告期内,板块间的分化程度也接近于历史高位区间。较大的波动反映了市场投资者始终处于较大的分歧状态。尽管量化投资采用了较为分散的个股投资策略,然而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无法仅靠个股间的分散实现平抑组合波动的效果,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会传导至量化投资组合的净值表现上。 ??由于受基金合同投资要求,本基金组合构建兼具被动投资和指数增强属性,因而基金组合与业绩基准偏离相对较小,组合更加分散。 ??当前市场处于比较复杂的投资环境中,量化投资也面临着环境变化带来的诸多挑战。理解量化因子背后的投资逻辑相较数据建模本身显得更加重要,逻辑自洽、数据可验的模型才有生命力,才能走的更加久远。勤于思而敏于行,基金经理以此自勉!
回顾2021年三季度,板块之间的分化较大,周期性的板块总体表现较好。在煤炭短缺,煤价持续上涨的推动下,煤炭板块大幅上涨。煤价的上涨也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首先,火电厂由于成本的上涨陷入亏损,发电的积极性下降;其次,供电不足,导致化工厂等产能关停,进一步引发了大宗商品的上涨;最后,部分产能由于降低能耗的要求,也出现了停产,加剧了大宗商品的供求失衡。目前政府部门已经召开相关会议,防止出现“一刀切”的限产停产,预计未来大宗商品上涨的势头将得以遏制。 ??本基金三季度对组合进行了一些调整。在调整过程中,股票仓位基本保持稳定,目前基金的股票仓位处于中性偏高水平。本基金采取了以下个股调整思路:1)适当参与了周期板块的行情。三季度煤炭、钢铁和化工品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引发了市场的关注,也催生了周期性板块的行情。本基金分析了大宗商品上涨的原因,认为大宗商品上涨的持续性较差,因此,考虑到风险与收益比,少量参与了周期板块的上涨行情。2)对消费品的结构进行了调整,降低了地产产业链的配置,增加了白酒的配置。三季度恒大等地产公司的债务问题持续发酵,考虑到地产产业链上的公司与恒大等潜在可能出风险的地产公司有一定的业务往来,本基金适当降低了相关个股的配置。同时,考虑到白酒的业绩相对稳健,市场对消费税等政策的担心已经消化了一段时间,本基金适当增加了白酒板块的配置。3)增加了券商板块的配置。主要是考虑到沪深两市的成交持续维持在万亿之上,预计未来券商板块的业绩将快速增长。同时,券商旗下的资产管理业务将长期受益于居民财富向股市转移。 ??我们对于后市的展望是: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率的不断提升以及新冠药物的问世,新冠有望向着流感化的方向发展,宏观经济风险在下降,同时,国内经济在远期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主要是由于地产销售的低迷以及基建复苏乏力。从市场的流动性层面,近期基金的发行仍然维持一定的规模,居民资金入市的积极性仍然较高。我们认为国内的通胀风险总体较小,考虑到景气在远期面临的压力,货币政策也许会有小幅调整,但不会急转弯。未来大盘仍然会呈现震荡走势,四季度本基金的重点工作是布局2022年的投资机会,主要的工作方向是通过对基本面的挖掘,寻找业绩稳健增长的消费股和科技股。 ??本基金将动态调整资产配置比例并寻求结构性投资机会。在资产配置方面,除非出现重大的宏观利空因素,本基金将维持中性偏高的仓位,个股选择是本基金获取超额收益的主要手段,本基金将以逆向投资思维进行个股选择,重点关注个股的预期差。在个股的风格方面,本基金认为中盘蓝筹股兼具核心竞争力和成长性,中盘蓝筹将是本基金的重点选股方面。相比于行业的景气度和公司业务的成长性,本基金更加关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本基金始终坚信,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才能为股东持续创造超额利润,从而为投资者持续创造超额收益。
2021年三季度,全球经济总体处于错位修复增长阶段,增长动能边际弱化。全球放水的滞后反应、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不畅带来供需失衡,大宗商品、全球能源价格飙升和芯片等紧缺格局持续,全球经济面临的“类滞胀”压力仍处于提升的过程。欧美大约滞后中国经济1个季度,各国的货币政策出现分化,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收紧操作仍未落地,部分新兴经济体则已计划提前加息以应对美联储的流动性转向。市场对于全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何时何种方式退出的担忧和关注,股债均出现高位震荡。 ??国内经济自三季度开始景气度下滑,尽管出口仍保持强劲,但短期影响因素包括疫情、双减、双控等供给约束;同时需求端也有一个重要的边际变化是地产销售中枢下台阶。经济处于复苏周期的尾部,三季度债市收益率快速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20BP至2.88%。? ??2021年三季度,本基金秉承稳健、专业的投资理念,审慎投资,勤勉尽责地为基金份额持有人谋求长期、稳定的回报。本基金继续以中久期高等级信用债的票息策略为主。权益部分,围绕新经济结合景气度主线,继续在科技自主可控、网络安全、高端制造等高景气成长主线做配置。 ??2021年四季度,国内和海外的宏观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市场仍具挑战。就海外而言,四季度或将面临美联储的缩减购债(Taper)、美国经济增速环比放缓、全球日益走高的通胀压力和供给短缺等不确定性;而在国内,“双碳”政策和房地产调控也将继续给增长带来压力。预计四季度地产的调控会使信用紧缩继续呈现结构性特征,但远不如2018年的程度那样剧烈,宏观经济中短期内仍有一定的内生韧性。 ??展望未来一个季度,宏观政策出现大的方向性变化的概率较低。经济总量的增长势头呈现放缓迹象,通胀预期趋缓,广义流动性预计延续收敛的趋势,狭义流动性保持稳定,为债券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考虑到人民币长债在信用货币体系中具备稀缺性,同时全球范围内中国国债期限利差最为稳定,具备较好长期配置价值。信用市场方面,广义流动性偏紧的环境,警惕信用风险事件的冲击,低等级信用债的风险或将上升。权益市场的机会来自于盈利驱动。我国经济正在从高增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倾斜,目前正处于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期,新经济产业孕育着巨大机会。从库存周期和上市公司盈利周期来看,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减弱,盈利端加速修复,景气度和业绩仍将是行情的主要驱动力,高增长的成长板块的机会值得挖掘。 ??本基金将坚持平衡收益与风险的原则,未来一个季度的投资策略将择机把握大类资产机会。我们将维持债券组合的久期和杠杆,继续秉承稳健、专业的投资理念,勤勉尽责地维护持有人的利益。 ??
2021年三季度,全球经济总体处于错位修复增长阶段,增长动能边际弱化。全球放水的滞后反应、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不畅带来供需失衡,大宗商品、全球能源价格飙升和芯片等紧缺格局持续,全球经济面临的“类滞胀”压力仍处于提升的过程。欧美大约滞后中国经济1个季度,各国的货币政策出现分化,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收紧操作仍未落地,部分新兴经济体则已计划提前加息以应对美联储的流动性转向。市场对于全球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何时何种方式退出的担忧和关注,股债均出现高位震荡。 ??国内经济自三季度开始景气度下滑,尽管出口仍保持强劲,但短期影响因素包括疫情、双减、双控等供给约束;同时需求端也有一个重要的边际变化是地产销售中枢下台阶。经济处于复苏周期的尾部,三季度债市收益率快速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20BP至2.88%。? ??2021年三季度,本基金秉承稳健、专业的投资理念,审慎投资,勤勉尽责地为基金份额持有人谋求长期、稳定的回报。本基金继续以中久期高等级信用债的票息策略为主。权益部分,围绕新经济结合景气度主线,继续在科技自主可控、网络安全、高端制造等高景气成长主线做配置。 ??2021年四季度,国内和海外的宏观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市场仍具挑战。就海外而言,四季度或将面临美联储的缩减购债(Taper)、美国经济增速环比放缓、全球日益走高的通胀压力和供给短缺等不确定性;而在国内,“双碳”政策和房地产调控也将继续给增长带来压力。预计四季度地产的调控会使信用紧缩继续呈现结构性特征,但远不如2018年的程度那样剧烈,宏观经济中短期内仍有一定的内生韧性。 ??展望未来一个季度,宏观政策出现大的方向性变化的概率较低。经济总量的增长势头呈现放缓迹象,通胀预期趋缓,广义流动性预计延续收敛的趋势,狭义流动性保持稳定,为债券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考虑到人民币长债在信用货币体系中具备稀缺性,同时全球范围内中国国债期限利差最为稳定,具备较好长期配置价值。信用市场方面,广义流动性偏紧的环境,警惕信用风险事件的冲击,低等级信用债的风险或将上升。权益市场的机会来自于盈利驱动。我国经济正在从高增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倾斜,目前正处于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期,新经济产业孕育着巨大机会。从库存周期和上市公司盈利周期来看,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减弱,盈利端加速修复,景气度和业绩仍将是行情的主要驱动力,高增长的成长板块的机会值得挖掘。 ??本基金将坚持平衡收益与风险的原则,未来一个季度的投资策略将择机把握大类资产机会。我们将维持债券组合的久期和杠杆,继续秉承稳健、专业的投资理念,勤勉尽责地维护持有人的利益。 ??
2021年三季度的市场波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尽管从宽基指数来看,整个三季度市场的涨跌幅度并不算大,比如上证综指在三季度微跌0.64%,沪深300收跌6.85%,中证500上涨4.34%。但其间市场风格发生了数次变迁,各指数的振幅也要远大于季度的绝对涨跌幅,上证综指、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在三季度的振幅分别为11.45%、11.26%和16.95%。2021年三季度的行业差异则更为显著。以中信一级行业为例,煤炭、有色金属、钢铁和电力及公用事业在三季度的涨幅均超过20%,分别为40.9%、26.6%、22.5%和20.2%,相反,消费者服务、医药、食品饮料和家电行业在三季度的跌幅均超过10%。 ??本基金主要通过多因子模型进行选股,并辅以科学的风险管理手段,试图在业绩基准的基础上获取相对稳健的超额回报。回顾三季度,尽管本基金在行业和风格上做了适当约束,但鉴于三季度的市场波动远超我们预期,以致不甚显著的风险敞口都能带来明显的净值波动,所以本基金净值在三季度末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撤。 ??展望四季度,随着全球疫情态势的逐步好转,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可能会逐步缓解,?这种背景下的投资逻辑也可能会与在疫情影响下的投资逻辑发生变化。最为直接的一个体现就是传统的居民消费、出行等需求有望复苏。所以很有必要去对疫情出现之前的市场环境和疫情出现之后的市场环境进行对比,进而辅助我们进行研判。对本基金而言,我们仍会从模型出发,选择基本面良好且存在一定业绩弹性的个股进行优先配置。但同时考虑到市场正进入一个风格切换、波动放大的时间窗口,我们也会尝试从多个维度出发去对组合的风险敞口进行进一步约束,力争为投资人创造更稳健的超额回报。
2021年三季度的市场波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尽管从宽基指数来看,整个三季度市场的涨跌幅度并不算大,比如上证综指在三季度微跌0.64%,沪深300收跌6.85%,中证500上涨4.34%。但其间市场风格发生了数次变迁,各指数的振幅也要远大于季度的绝对涨跌幅,上证综指、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在三季度的振幅分别为11.45%、11.26%和16.95%。2021年三季度的行业差异则更为显著。以中信一级行业为例,煤炭、有色金属、钢铁和电力及公用事业在三季度的涨幅均超过20%,分别为40.9%、26.6%、22.5%和20.2%,相反,消费者服务、医药、食品饮料和家电行业在三季度的跌幅均超过10%。 ??本基金主要通过多因子模型进行选股,并辅以科学的风险管理手段,试图在业绩基准的基础上获取相对稳健的超额回报。回顾三季度,尽管本基金在行业和风格上做了适当约束,但鉴于三季度的市场波动远超我们预期,以致不甚显著的风险敞口都能带来明显的净值波动,所以本基金净值在三季度末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撤。 ??展望四季度,随着全球疫情态势的逐步好转,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可能会逐步缓解,?这种背景下的投资逻辑也可能会与在疫情影响下的投资逻辑发生变化。最为直接的一个体现就是传统的居民消费、出行等需求有望复苏。所以很有必要去对疫情出现之前的市场环境和疫情出现之后的市场环境进行对比,进而辅助我们进行研判。对本基金而言,我们仍会从模型出发,选择基本面良好且存在一定业绩弹性的个股进行优先配置。但同时考虑到市场正进入一个风格切换、波动放大的时间窗口,我们也会尝试从多个维度出发去对组合的风险敞口进行进一步约束,力争为投资人创造更稳健的超额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