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突发的疫情改变了原有的经济运行周期,全年经济大起大落,一季度全面的封锁防疫拖累较大,二季度后出现强烈复苏的势头,但年底来看疫情仍然对未来有深远的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GDP四个季度单季同比分别为-6.80%,3.20%,4.90%,6.50%。显示了很强的复苏势头。特别是工业增加值不断走高,十二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7.3%,全年持续回升,超越了疫情前的水平。工业的恢复是最快最早的,有效的疫情防控拖施是基础,生产端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生产带动需求回升。地产投资表现抢眼,地产在调控后仍然保持高景气度,十二月达到7%的增速。企业拿地积极,一二线城市经历长期调整后,有所反弹,量价回升。地产以外出口是另一个亮点,全年在两位数以上增长,十二月份出口金额增长20.6%,达到了年内最高水平。主要是海外疫情影响了供应链,中国出口替代效应显现。制造业受损较大,全年投资为负,但在年底制造业投资-2.2%,出现了较大恢复,表明制造业在盈利改善后资本支出加快,预计2021年恢复加速。通胀持续回落,主要是猪价继续回落,供给恢复,猪瘟影响消退,到年底CPI恢复到0附近。货币政策由松转紧,银行间流动性月底大幅收紧,引起债券利率剧烈上行。 全年本基金以高等级信用债投资为主,积极进行杠杆和久期的调整。债券市场急剧变化引发基金规模大起大落给本基金带来很大冲击。在具体操作中仍注重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的把控,偏重高等级国企等信用债配置。
展望2021年的债券市场,国内经济复苏势头出现一定放缓的迹象,PMI下滑,未来地产和基建在融资收紧控制下趋于回落,在经济基本恢复后,今年基建投资动力不强。但消费复苏还会持续,制造业盈利明显改善也会提高投资动力。社融增速相比去年会有下降,主要是地产融资严格限制,加上地方债发行规模下降都有贡献。但不急转弯的表态,使得政策具有连续性,经济基本面可能显示出不太显著的波动,这是有别于去年的。货币政策面临方向的抉择,央行一方面要维持金融稳定,资产价格稳定,另一方面要维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适度,在永煤违约事件后,需要更多的呵护债券市场。但在永煤事件过后,央行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了金融稳定,资产价格稳定上,对国内股市,房市上涨表现出严厉的态度。并且对经济增长的关注度下降,目标不再是稳增长。央行态度的变化值得关注,但过紧的资金面肯定也不是未来的常态,如果紧信用导致未来经济出现再次下行的趋势或是信用违约压力,货币政策年内还是有放松的空间。从收益水平来看目前债券仍表现出一定的配置价值,但要警惕资金面的波动,精选信用债品种,避免信用风险。 本基金将坚持平衡收益与风险的原则,保持组合流动性和久期的灵活调整,并特别重视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的防范。在此基础上把握大类资产的波段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