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市场继续上行,主要指数实现周线四连阳。上周创业板指继续领涨,是这轮上涨的最强指数,过去四周累计涨幅达到13.3%。中证2000保持强势,保持新高态势,回到了2017年的水平。上证指数维持在3500点上方震荡,期间仅短暂跌破就收复。融资余额连续四周回升,截至上周四达到1.89万亿,达到4月初水平;日均成交额接近1.55万亿元,环比提升,处于中高水平。风格上看,继续处于周度轮动的状态,上周明显偏向成长,科技板块连续两周领涨,带动成长风格领涨;大小盘特征并不明显。行业看,算力、创新药分别拉动通信、创新药大涨,此前弱势的汽车、军工也有明显上涨;地产、传媒、非银等行业表现落后。
过去一周是业绩预告发布较为密集的一周,截至上周共计1548家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告,预喜率为44%,比例不算高,但较2024年的预告情况要好。另一方面,过去几个月统计局披露的PPI降幅持续扩大,这意味着部分领域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预计宏观经济结构分化类似,上市公司内部分化也在加剧。以上游资源品为例,石化、煤炭、能源金属等价格下降,但贵金属、小金属等价格表现强势,消费板块中的传统消费与新消费也是天壤之别,科技板块中的算力相关公司业绩持续超预期,但其他多数相关的领域则表现平淡。分化是一种常态,
类似情况在美股也同样存在;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速达到5.3%,以旧换新带来的高基数、餐饮消费下滑、抢出口力度下降等因素,下半年经济增速预计会放缓,上市公司业绩分化存在进一步加大的可能。上周五工信部发布会上,我们看到进一步政策即将落地,将实施新一轮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这将有效缓解当前工业企业的价格压力,从而带来盈利能力上行。
如果我们能够看到新一轮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PPI有望提前见到拐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也将持续提升,这对A股将是更为实质的利好。A股市场仍将沿着中国制造的主线演绎,继续看好几个方向:一是科技成长,出口管制的缓和对于具有海外产业链的公司更为有利;二是中国制造,包括高端机械、汽车、军工甚至医药等,其中优质的公司需要重视;三是新消费,部分公司不但牢牢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海外市场拓展也极为顺利,成为上市公司业绩的新增长点;四是反内卷,尽管当前处于政策的初期阶段,但我们认为部分细分领域的龙头已经具备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