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摩根士丹利基金基金经理手记:全球大类资产展望:美债胜率较高

来源:基金视窗 作者:多资产投资部 洪天阳 发布日期:2024-07-23

2024年2季度,美联储在利率方面按兵不动,我国经济持续复苏,全球股票和商品资产价格上涨。国际方面,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于4月下旬创出年内新高,之后震荡回落并收于4.39%,标普500指数上涨3.9%,MSCI新兴市场指数上涨4.1%;同期,布伦特原油下行2.5%,LME铜上行8.1%,美国通胀压力仍在。国内方面,同期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在4月底快速上行后掉头向下,并创出新低;沪深300指数在一季度上涨后转跌,但未创年内新低。

尽管作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冲高回落,且伴随着收益率曲线倒挂(10年期美债收益率低于2年期美债收益率),全球股票、黄金、铜等大类资产仍取得不同程度上涨;人民币债券市场创出新高,沪深300指数5月创出年内新高后回落,抹去3月和4月涨幅。

权益市场方面,二季度美股尽管估值处于历史高位,但走势依然强劲,费城半导体指数等科技类资产继续跑赢标普500指数;A股估值依旧占优,沪深300指数的股债溢价率(ERP)位于5年均值的两倍标准差之上,长期配置价值显著高于国债(10年期国债)。商品方面,尽管美元总体走强,需求强劲的原油仅出现小幅下跌,而央行青睐的黄金出现大幅上涨。

今年上半年,全球去通胀力量不断积蓄。美国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科技创新浪潮以及人口流入是过去几年支撑美国经济增长的三股主要力量,未来都有边际减弱的倾向,这也意味着推动通胀上行的力量可能边际转弱。虽然美国的通胀数据依然高于美联储的长期通胀目标(2%),随着去通胀的力量正在不断地积累,美国核心通胀指数近18个月总体呈下行趋势。若未来6个月如果美国就业数据走软,且美联储确定通胀可控,降息的靴子大概率将会“落地”。一旦降息通道打开,美国国债长端及短端收益率都有较大的下行空间。

中国方面,经济温和复苏,GDP维持较高增长率;当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能是中期宏观策略,短期内转向的概率小,政策对物价压力等或将保持定力。

此外,今年下半年全球大类资产相关性或将出现变化。一般而言,股债市场存在跷跷板效应,但今年年初至今,全球大类资产体现了非常强的相关性。例如,标普500和10年期美债两类资产的近12个月的相关性超过了60%,加大了今年资产配置的难度,不过下半年这一相关性有望降低,甚至有望由正相关转为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