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美联储在利率方面按兵不动,我国经济持续复苏,全球发达市场股票和商品资产价格上涨。国际方面,一季度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在3月降息预期落空后震荡走高,并收于4.21%,标普500指数上涨10.2%,MSCI新兴市场指数上涨1.9%;同期,Brent原油上行13.0%,LME铜上行3.7%,美国通胀压力仍在。国内方面,同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创出新低后进入震荡,收于2.29%;沪深300指数在连续三个季度下跌后出现上涨,涨幅3.1%。
一季度,尽管作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震荡向上,且伴随着收益率曲线倒挂(10年期美债收益率低于2年期美债收益率),全球股票、原油、黄金等大类资产仍取得不同程度上涨;人民币债券市场创出新高,A股年初进入下跌模式且波动加剧,但在春节前触底反弹。权益市场方面,本季度美股尽管估值处于历史高位,但走势依然强劲;A股在反弹后估值依旧占优,沪深300指数的股债溢价率(ERP)位于5年均值的一倍标准差之上,长期配置价值仍高于国债(10年期国债)。商品方面,尽管美元总体走强,需求强劲的原油和央行青睐的黄金均出现大幅上涨。
当下,美国经济软着陆仍是市场的主流判断,但通胀粘性较强,降息预期有所后延。美国通胀近两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结合美联储对经济相对支撑的政策表述,市场正在增加关于美国经济软着陆的预期,而不是经济衰退、硬着陆和熊市的预期。尽管最近的通胀和就业数据波动较大,包括美国3月CPI超预期回升和失业率超预期下降,但通胀总体呈下行趋势,降息预期是走弱而不是反转,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从3次缩减至2次。当前市场的主流判断是联储6月开始降息的概率较低,更大可能是待7月有更多数据支持通胀的下行趋势后,再做做决策。欧洲与美国的通胀近期走势分化,进而将导致货币政策调整进程不同。欧元区3月CPI由2.6%降至2.4%,通胀持续下行,市场预期欧元区年内降息3次。
在通胀趋缓但市场不确定性明显加大的环境下,短久期美债(2年期左右国债或者投资级信用债)仍是当下较为稳健的配置资产。回顾历史,在过往加息周期的尾声,美债都有较好的市场表现,尤其是长久期国债;但长债更容易受到市场对经济增长、通胀以及货币政策的预期的影响,对市场波动更为敏感,因此从安全性和确定性角度,短久期美债更具配置价值。
经济软着陆有利于信用利差降低,会进一步提振信用债市场。随着近期地缘政治风险越发突出,美债作为传统意义上最重要的大类避险资产,值得投资者更加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