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国际地缘局势演绎及美国通胀数据超预期带来全球资产价格出现较大波动,上证指数周度跌幅4.2%。成长风格继续回调但有所分化,创业板指周跌7.1%,科创50指数周跌幅3.4%;大盘风格略好于小盘,中证1000指数周跌6.3%,上证50指数周跌2.9%。成交方面,日均成交金额依然维持低位,北向资金本周净流出61亿元。
海外紧缩预期升温及政策干预,压制A股成长板块表现
上周公布的美国8月CPI同比上涨8.3%,超市场预期,披露后海外“紧缩交易”升温,美债10Y利率飙升超3.45%逼近前高,挤压A股尤其是成长板块估值。此外,海外政策环境也对国内新能源产业链的外需预期形成负面影响:8月16日拜登签署《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通过电池材料本土化的购车补贴要求推动“电动车北美化”,9月14日欧盟推出干预措施以降低电价、对新能源发电收入端产生影响,9月15日欧委会主席发布市场禁止强迫劳动产品的立法提案影响国内光伏出口预期;9月16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创20年8月以来新低,关键点位失守也造成情绪面冲击,短期外资流出压力增大。
国内8月经济数据略好于市场预期,但投资者风险偏好依然偏弱
8月经济数据显示基建政策发力明显,但地产、消费仍有拖累。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增速较7月有所改善,一定程度下对冲了地产的下滑。房地产市场整体仍然保持弱势,不过销售面积降幅有所收窄。疫情反复之下消费趋势仍较为疲弱,此前作为亮点的出口增速近月也有所下行,市场担心中国增长仍面临压力。
尽管短期来看,国内局部疫情反复、房地产风险处置和销量低迷、海外经济周期下行和区域形势不确定性等内外不确定因素下,可能仍将一定程度制约政策发力成效,基本面的暂时乏力可能影响风险偏好,但市场估值已经偏低,成交持续缩量表明市场情绪也已经接近历史区间的极致水平;市场流动性条件也较为宽松,对市场中期前景不宜过度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