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专栏:简单评价今年以来A股的投资机会

来源:基金视窗 作者: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数量化投资部 王联欣 发布日期:2021-12-07

11月FOMC会上,美联储正式宣布减量,每月减少150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中结束,全球流动性拐点的第一只靴子正式落地。中期来看,美联储减量开启带来的一个全球性影响,就是全球流动性拐点的临近。全球流动性主要由全球四大主要央行既美联储、日央行、欧央行和英国决定,其主要通过利率决策以及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同比变化来影响全球流动性。而中国央行由于外汇制度安排,对全球资金流动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根据以往经验,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全球四大央行在流动性收缩路径上通常分三步走,第一步为缩减购买资产规模,第二步,在完成缩减购买规模后,则是加息的开始,第三步则为缩减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美联储正式缩减购债规模毫无疑问成为了全球流动性转向收缩的第一步。

十一月债市延续十月下旬的回暖趋势,行情渐趋火热。本月央行继续择机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以保持资金价格平稳,R007月均值为2.43%,与上月几无变化。月内10月份经济数据公布。经济受到地产乏力的明显拖累,净出口依然保持强势,消费有一定改善。本月大宗商品价格受供给约束逐渐变弱,进入需求主导局面,南华工业品价格指数全月震荡,呈现易下难上的状态,月末在3100点水平。整体而言,基本面方面超出市场预期的因素并不是特别多,本月市场仍处在对前期悲观预期的修正阶段。利率债方面,十年国债下行15BP,十年国开下行18BP。信用债方面,长久期信用债本月较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继续提升,交易所五年期AA+公司债估值下行了18BP,全月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止到2021年12月3日,全部A股中从年初至今涨幅在100%以上的股票已经达到了322只,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2019和2020年——在2019和2020年,能够取得翻倍以上收益的股票分别为206和269只。当然,如果继续回溯的话,可以看到在2016到2018年的三年时间里,能够取得翻倍以上收益的个股均不足50只。上述数据似乎正在向我们揭示A股目前仍存在非常诱人的投资机会,至少相比过去几年而言,我们可能有更大的机会去挖掘到高收益的个股。

但不可否认是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去挖掘到那些能够在未来一年实现翻倍的个股的,即使有幸买入,相信也很难完整持有一年。所以我们在评价一个市场的投资机会时,我们可能更多地会去看全部股票收益的中位数水平。当然,从这一个维度来看,目前的A股可能就不一定那么有吸引力了。如下图所示,截止到12月3日,2021年全部A股中的中位数收益为5.8%,虽然高于2020年的3%,但还是要显著低于2019年的15.6%。也就是说,单纯从股票中位数收益来看,2019年的市场其实要比今年更好赚钱。

虽然今年以来所有个股收益的中位数水平相较2019年下降很多,但5.8%的收益却依然能够跑赢今年的沪深300指数(今年以来沪深300指数收益仅为-6%)。当然,这也是2016年以来沪深300指数首次无法战胜全部个股的中位数水平。主要原因首先在于沪深300指数在金融、消费行业上的配置权重过高,而这两个行业在今年的表现又都要大幅落后于其他行业;其次今年以来许多大市值的龙头个股表现也普遍不如一大批的中小盘成长股票。

所以总体来看,在今年这样的市场想要跑赢沪深300指数还是相对比较简单的,但想要取得较高的收益却仍不容易。而且显而易见的是,随着未来在A股上市的企业数量进一步增加,投资者所面临的选股难度也会越来越大,也就是说在同等条件下股票收益的中位数水平可能会进一步下沉。届时只有通过加大对研究力量的投入来逐步消除这一影响以追求更高的投资胜率和盈利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