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判断9月香港市场仍将呈现震荡走势,其核心依据在于政策的不确定尚需时间消化,同时海外中资市场特别是港股,即将迎来流动性考验。9月政策上的风险再一次带来市场的动荡,中秋假期期间,由于恒大的债务危机叠加媒体报道中央政府对香港本地地产公司进行“窗口指导”,港股再次迎来较大调整,9月至今香港市场主要指数均录得4-6%的负收益,恒生指数、恒生综合指数以及恒生国企指数均创年内新低。
我们认为本轮下跌的主要驱动力是风险溢价降低带来的估值收缩,其原因除了政策上的利空外,流动性收缩的预期同样造成了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港股年内两轮趋势性下跌,第一波为春节后至3月下旬,其直接导火索为美债收益率的快速上行,恒生指数跌幅约10%。而第二波下跌自6月底开始至今,恒生指数回调幅度已超过上一波。本轮下跌直接原因是国家对教育、互联网等行业的政策调整,但同一时期美联储也在6月议息会议中传递相对明确的信息将缩减购债。参考2013年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美股波动相对缓和,但新兴市场以及依赖海外流动性的港股分别在2013年5月宣布时期和2013年12月开始实施时期两次受到冲击,因此我们认为本轮港股的下跌除政策因素外,6月至今的下跌类似于2013年5月的冲击,流动性收缩预期也是背后的原因。
10月份美国的财政问题将是全球资本市场主要风险点,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包括:9月27日对参议院批准的1万亿美元基础设施法案进行投票;10月1日,如果美国国会不采取行动,美国联邦政府的许多运营资金将告罄;以及10月晚些时候,美国可能会突破举债上限,导致美国出现历史性债务违约。美国两党正对拜登的财政法案以及提供债务上限展开博弈。从历史上看,美国债务上限曾多次提升,但资本对于不确定性的厌恶也在这一类时间段给带来了市场的动荡,因此10月上旬市场依然会受外围不确定性的影响而产生波动,待海外风险解除后自6月已开始调整的港股不排除有反弹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