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指数震荡上行,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和创业板指周涨跌幅分别为1.22%、1.71%、1.78%和4.27%。表现相对较好的行业分别为医药、传媒、食品饮料、计算机和电子,涨幅分别为5.67%、3.76%、3.74%、3.40%和2.84%,表现相对较弱的行业分别为煤炭、房地产、汽车、钢铁和电力及其公用事业,跌幅分别为-1.76%、-1.58%、-1.48%、-1.29%和-0.57%。从交易量来看,Wind全A交易额较前一周小幅回升,主题上疫苗、血液制品、半导体硅片及Micro LED表现较好。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前值51.4%,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6.4%,前值56.2%。经济领先指标持续处于扩张区间,显示经济复苏态势良好。从分项指标来看,11月制造业PMI生产指数提速至54.7%(前值53.9%),新订单指数53.9%(前值52.8%),新出口订单提速至51.5%(前值51%),显示供需均在加速扩张。出厂价格指数为56.5%(前值53.2%),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提升至62.6%(前值58.8%),主要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上行驱动,价格指数加速上行。中国11月财新服务业PMI为57.8,为2010年5月以来次高值,前值56.8;综合PMI 57.5,创2010年3月以来新高,前值55.7。数据表明,疫情后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正常,国内服务业持续加速恢复。
宏观经济仍处于修复通道,结构上经济生产已经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消费及服务业相对恢复缓慢,在布局顺周期上将逐步提高对消费及服务业的关注。未来随着疫苗的上市及推广,消费场景得到恢复,这类行业具备较高的业绩弹性。中长期看,内需升级和供应链补短板是主方向,代表新经济的消费和科技或是未来市场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