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专栏:危中有机,把握投资组合再平衡机会

来源:基金视窗 作者: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组合投资部 杨浩 发布日期:2020-04-14

自今年二月末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肆虐以及石油“价格战”两个极端尾部事件共振,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原油价格一度暴跌近50%,美股市场出现罕见的股指四度触发“熔断机制”,并随即进入技术性熊市区间,欧洲发达市场以及新兴市场股票均出现短期大幅下跌。全球信用市场亦大幅下挫,利差扩张。表征金融市场恐慌情绪的VIX指数于3月18日触及85.47的历史高位。国内A股市场表现出较强的韧性,跌幅相对较窄。

当外部负面事件冲击叠加金融市场高杠杆以及情绪的迅速恶化,市场流动性面临挑战,市场对美元的需求急剧上升,造成美元指数攀升,TED利差及Libor-OIS利差走扩。负面反馈循环引发资产被无差别抛售,我们看到美国国债及黄金等传统避险资产于危机发生后短期内被抛售,美债收益率走高,黄金价格下挫。

当投资组合最需要低相关性进行风险分散和自我保护时,资产间的相关性往往是最高的。在上述市场极端环境下,基于任何策略精心构建的投资组合都难免会出现净值的回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理性面对已发生的极端市场行情和基本事实,并积极乐观的应对未来。我们看到的基本事实有:

(1)    面对挑战和困难,各国政府及货币当局已积极应对,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的有序恢复。

(2)    在此次金融市场的动荡中,资产的价格已出现大幅下跌。尤其出现了因极端负面情绪和流动性问题引发抛售的情形,使得资产的价格与其基本面出现脱钩,尤其是那些本身质地优秀的资产。

(3)    人类与疫情的斗争贯穿于其发展的历史,每次均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

对于乐观的投资者来说,本次疫情虽可能短期内仍将困扰人类,但其终将结束。如果若干年后,投资者做决策时不会再将本次新冠疫情纳入考虑范围,那么在此时,投资者就更应该把目光更多聚焦在资产基本面与其价格的匹配度上,寻找性价比高的资产并对投资组合进行再平衡,逐渐增加价格相对其基本面出现折扣的资产。

市场中对于接下来新冠疫情的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的走势存在不同的看法,每种看法背后似乎都有坚实的证据支撑。有的投资者认为市场还会出现“二次探底”并打算等待抄底机会的来临。但抄底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后视镜”进行事后判断,事前判断其成功与否更像是赌运气。正如<Big money thinks  small>中所述:理性的投资者不应该去猜测“未来会发生什么?”(What happens next?),而应该去思考“资产的价值是多少,以及和价格的关系”(What it worth?)。对于那些价格已出现折扣的资产(worth more than the price),将其纳入投资组合再平衡的考虑范围的时机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