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将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央行与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政策协同发力,潘行长还表示,央行坚定支持汇金公司在必要时实施对股票市场指数基金的增持,并向其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
市场普遍认为发布会宣布降准降息的时间点超预期,择机时间点略微提前,金融时报择机三大条件均未触发,而在基本面和资本市场表现并没有明显实质恶化情况下召开会议,传达出了重视资本市场的态度,时点上或考虑较为充分的汇率条件和中美和谈背景。
具体来看,一揽子货币政策内容包含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50BP,政策利率OMO调降10BP,结构性货币工具利率和个人公积金利率调降25BP,内容丰富,尤其结构性货币政策相比往期力度加大,覆盖面更广泛。
各分项政策来看,降准50BP预计释放1万亿流动性,能较好地缓解金融机构的资金压力,释放无成本资金,缓解银行今年以来的负债荒和负债贵的问题,政策利率来看,实际调降10BP,在预期降幅的下沿位置,那么按照降息节奏等待7个月降息落地10BP,年化降息空间或在20BP左右,可以看出央行对货币宽松空间的谨慎,即货币宽松幅度要用在刀刃上,谨防“大材小用”,而低利率环境相比高利率环境而言,货币政策与经济的“拉马车的绳子”已松,其降息幅度实质作用于实体经济的传导作用或有限。会议保留了后期视内外部环境加大货币政策的余地,含有未来进一步宽松的期权。但是需要承担时间成本,也即若后续基本面出现下滑压力,外围美联储降息空间打开,内部降息空间依然在,但是条件仍高。而银行间资金中枢下移仍然需要时间进一步验证,但可以预料的是,历次降准降息前流动性市场提前反应预期,DR007和OMO政策利率将出现利差收敛,而本次降息降准时间跨度较长,时机提前,利差收敛仍未发生即降息降准,后续或将会演绎资金利差收敛,其收敛幅度需要进一步观察,从历次宽松时点前后平均利差点位而言,一般5个交易日后,利差触底后震荡,因此15号降准日将会是我们观察利差收敛效果的时间窗口。
对于债券市场表现来说,降准降息落地后,长端估值定价的降息空间较大、短期缺乏想象力,进一步宽松的期权兑现条件仍高,需要时间和观察基本面高频数据,市场偏向交易利好落地后止盈,发布会当日全天30年国债上行3BP,日内波动4BP,市场演绎类似去年9月24日政策波动,但隔日即进入观察资金面、资金利率与政策利率利差收敛逻辑,曲线开始走向陡峭,目前短端利率兼具赔率和胜率,进入右侧顺畅区间,但幅度仍需观察资金利差收敛幅度,长端进入等待基本面验证的寡淡时间,或没有大幅波动的行情。
转债估值百元溢价率处于偏贵水平,目前以小市值为主的转债行情或更加结构化,整体估值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低,因此股债来看,抓住确定性底仓资产,短信用静态高,非银负债在历年5月调整风险低,历年5月均为资金中枢年内较低位置以及存单低位,短债可强化配置为主, 杠杆开始展示出套息价值,全市场杠杆水平仍处于115%附近较低位置,那么期限利差的走阔也会逐步带动长债的稳定,长久期区间震荡,进一步突破仍需要基本面数据的强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