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受国内疫情以及海外美联储加息、俄乌局势等多重因素影响,A股风险偏好有所压制,市场整体情绪较为悲观。站在当下时点展望后市,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权益投资团队表示,投资者无需过度悲观,A股市场经历前期的调整,已经进入深度价值区间,中长期维度看,随着疫情管控态势向好,“稳增长”政策有望持续发力,市场仍蕴含机会。
投研一体化,权益投资能力深受认可
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下,如何为投资者争取稳定的长期回报和良好的持有体验是公募基金公司面临的一大挑战。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的一份研报指出,近年来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的整体收益表现亮眼。以2021年为例,公司超四成产品年度业绩排名达同类前三分之一,整体投资实力获得权威认可,斩获了2021年度“金牛进取奖”。旗下部分代表性基金的业绩更是名列前茅,例如,大摩健康产业近三年来累计收益率高达225%,同类排名95/637;大摩科技领先近三年来累计收益率高达208.5%,同类排名218/1837。
出色的业绩表现与其深厚的投研实力和严谨的投资纪律密不可分。在明星基金经理倍受热捧的当下,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却始终秉持“打造明星团队先于明星基金经理”的做法,不断夯实投研团队的核心竞争力。据权益投资部总监何晓春介绍,“自2017年起,我们便着力推动投研一体化建设。公司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多数为中生代及资深的基金经理,除了老将以外,公司也培养了个别新生代基金经理,为团队注入新生力量。此外,我们将研究团队实行分组管理,包括策略周期组、科技组、消费组。基金经理同研究员进行行业研究,并在公司内部进行研究成果的共享,优势互补,进而提高研究成果转化为投资的效率。”
在投研体系建设方面,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也有自己的特色。团队坚持以“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的投资理念,注重行业及个股的优化选择,同时以买方观点为主,在充分参考卖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转化为真正能够给买方带来收益的实战成果。研究管理部总监王大鹏表示,“与市场中很多喜欢右侧投资、紧跟热门题材的机构不同,我们在个股配置上不会盲目跟风,而是始终以研究为导向,更看重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较深‘护城河’的公司。”
作为一家外资相对控股的合资基金公司,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继承了股东方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在全球领先的主动投资理念与实践,在国内的产品线布局上也更为关注主动投资策略。据了解,在主动权益产品领域,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目前主要布局均衡型基金和主题基金。其中,均衡型基金各具特色,涵盖了成长进取、行业轮动、资源板块等;主题基金分为医药、大消费、科技、军工、新能源汽车等主题,覆盖了市场上的热点板块。
A股已进入深度价值区间,重点把握盈利与估值的匹配度
今年以来,受国内疫情和海外通胀压力等因素影响,A股市场波动剧烈,市场整体情绪较为悲观。对此,王大鹏认为,“稳增长”相关具体政策预计将会逐渐落地,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全年5.5%的经济增长目标仍有望实现。虽然美元处于加息周期,但国内货币政策稳中趋松是相对确定的大方向,整体流动性将保持宽松,市场仍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投资者无需过度悲观。此外,随着年初以来股价的大幅调整,部分优质公司估值已得到消化,当前具备配置价值,重点把握盈利与估值的匹配度。
展望二季度,摩根士丹华鑫基金权益投资团队将聚焦把握大消费、科技、制造业板块的投资机会。在医药板块,将重点关注CXO、疫苗、医疗器械等细分方向;在军工领域,国内国防开支2022年增速同比上行,产业链景气度维持向好,相比其他行业确定性更高;在科技领域,继续寻找超跌的科技和制造成长股,中长期工程师红利有望驱动国内制造业持续转型升级。此外,随着锂价拐点出现,新能源车相关板块也有望迎来配置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