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专栏:稳增长政策的着力点

来源:基金视窗 作者: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研究管理部 周远扬 发布日期:2022-01-18

2021年末中央对于2022年的经济工作定位为“稳”,并且货币政策保持相对宽松,这给2022年尤其是2022年年初的资本市场以很好的政策环境。经济在11月数据处于底部,12月份经济数可能出现探底回升,12月PMI指数为制造业PMI上升0.2个百分点至50.3。但经济触底回升可能是曲折的,毕竟在房地产引擎无法推动的政治背景下,新经济动力相对依旧薄弱。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开展的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35.3%,连续两个季度下滑;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67.7%,连续三个季度下滑。凸显至少截至Q4整体需求较弱,所以究竟Q1我国经济依靠什么来推动经济回暖是个大问题,但方向是确定的。

2021年12月8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定调2022年经济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这是继2014年和2018年以来,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增长”重回政策主线。近一个月以来,稳增长预期在资本市场不断发酵,股票市场有明显的体现。过去一个月,涨幅较为靠前的行业集中在地产链、基建链等稳增长相关板块。本文重点梳理稳增长政策未来的发力点,主要从传统基建和新基建两个领域展开。

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具备超强实力,广受世人瞩目。经常有媒报道中国高效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形象地称之为“基建狂魔”。基建有公共服务性质,投资量受政策基调的影响较大。展望2022年,传统基建领域有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政策导向。

一是轨道交通领域:在交通强国工程的任务要求下,城际铁路、城市轨交、冷链物流等新兴交运项目撑起投资空间,“十四五”规划为交通强国工程下达明确任务——在城际方面,优化城市群交通网络的重要性提前,首次制定了城际铁路的运营里程数要求;在城市内部,继续保持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数增幅。同时,布局产品产地和销地冷链物流基地,完善冷库、冷藏车、冷藏箱等设施设备,突破生鲜食品和医药产品运输瓶颈。

二是公共管理方面:在极端天气事件多发、尤其是洪涝灾害频繁的背景下,水利救灾资金逐年提高。在2021年12月16日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预算司负责人特别强调“还要加大对水利、城市管网建设等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水利部也指出,按照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的要求,围绕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和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和建设进度,对应水利管理业投资加快。

三是在民生领域:保障房建设、老旧小区改造也是重要的发力点。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方面,根据《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到“十四五”期末,结合各地实际,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根据中国政府网,从各地初步摸查情况看,全国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约22万个,有望拉动投资万亿元级。根据中共中央政府网和人民日报,住建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完成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5万个,2019-2021年累计新开工11.4万个,预计2022年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数量进一步增加。

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的概念由此产生。新基建重点关注双碳目标下,清洁能源发电项目投资带动电力投资。

双碳背景下,准清洁能源发电领域2022年将大有可为,具体发电领域指“风、光、核、水”发电。在风电领域,根据2020年10月提出的《风能北京宣言》,“十四五”期间保证风电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kw以上,得到2022年装机量增速达16%。在光伏发电领域,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2022年国内光伏装机6000-7500万kw,按中性估计,可得到2022年的装机量增速为23%。此外,核电和水电也有新增的投资建设。